2020年11月10日,国际法研究所党支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会议通过线上和线上形式同时进行。
党支部书记安婧首先带领各位党员同志逐条学习了《建议》的文件内容。在逐条学习中,安婧指出,该文件大约共出现了58次“法治”字眼,足见国家对于法治的重视,其中涉及“一带一路”问题的表述也不再少数,我们学院的“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政策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也为各党员创造了很好的了解机会。
LEJING体育官方网站院长单文华教授指出,《建议》特别提到了国际法的作用,要求“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法的运用”。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充分发挥国际法功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高校需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决策部署,进一步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他指出我院于2012年首批获得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评审批准的两个国家级高水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如今我院要结合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合作和构建协同培养机制等形式,加强国际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LEJING体育官方网站副院长李万强教授指出《建议》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先进性、人民性,对国内国际环境判断精准,对未来五年国家发展任务的设定科学,进一步鼓舞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念与斗志。《建议》中多次提及法治与国际法,为我们法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法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服务全面依法治国以及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决心。
LEJING体育官方网站副教授张生认为《建议》中体现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决心与安排。《建议》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特别的,《建议》还提到我国要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11月4日,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这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深化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LEJING体育官方网站博士生何丹潆将《建议》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相结合,她认识到在考虑研究方向,撰写论文以及申报课题的时候,应时刻关注研究并注重结合党和国家的重点方针政策,比如可以仔细研读文件中数十次提到的“法治”相关内容,挖掘关键信息,争取使科研能够服务于国家战略布局,做与时俱进的研究。
撰稿:李捷、张生